从2012年开始,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的果园,你经常会看到一位年过半百、黝黑的皮肤、操着地道陕西方言、穿着同农民一样朴素的先生忙碌的身影,他不时穿梭于大大小小的苹果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场指导果农学习掌握先进的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
可能很少会有人会想到,他竟是一位留过洋的资深教授,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栽培专家李丙智。
李丙智教授长期以来坚持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相结合,将先进科技成果直接送到农民果园,为促进我国果业,特别是苹果产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指示。
以站为家传薪火
当年学校实行岗位管理改革时,在教学与推广之间,李丙智教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推广。他从没觉得推广岗位就“低人一等”,相反他认为推广工作更重要。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在教书育人与社会化服务中,我更应该结合实际,发挥自己特长。”
从业35年,李丙智教授一心扑在果树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上,每年在果园工作时间都在300天以上,可以说是没有休过节假日,也没有时间培养业余爱好,他培训过的果农超过100万。数十年的讲坛耕耘、田间奔走、春华秋实,农民的果园结出了累累硕果,果农们也永远记住了李丙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和不离不弃的深情。
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而李丙智教授到了千阳后,就再也没想过离开。2016年,李丙智教授正式退休了,他将家从西安搬到了千阳,以站为家。“我想和成千上百的农民继续做朋友!”“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一直留在千阳,为了园里的苹果,甘愿付出一生。”谈及初衷,李丙智教授笑着说。
2014年,并非宝鸡人的李丙智教授被授予“最美宝鸡人”的荣誉称号,这正是对他把半辈子时光献给这片挚爱土地的充分肯定。
创造广受赞誉的“千阳速度”
在陕西省40多个苹果生产县中,千阳县原本是最落后的一个县,无论面积还是产量,都是全省倒数第一。
1999年,由李丙智教授牵头在宝鸡市凤翔县建立了苹果科技专家大院,首次研究出黄土高原地区最佳苹果套袋时间和取袋时间,并研制出苹果套袋时间和除袋时间的果实比色卡,便于农民使用。2012年,李丙智教授受聘来到千阳县指导苹果产业发展,成为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驻站专家。他在千阳率先推广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新技术模式,推广实现苹果矮砧种植面积在全国新兴果园面积占比达到70%,占全国苹果种植面积的15%,占全球苹果种植面积的7.5%,这也被称为是“苹果栽培制度的一场革命”。
2012年3月开始栽苗,12月建成2万亩集中连片的高水平国际矮砧苹果示范园,之后仅用4年时间建成现代苹果矮砧集约生产示范基地4.1万亩,创造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3至4年进入丰产期的现代苹果生产新纪录。正是李丙智教授的夙夜在公、只争朝夕才创造了这一令人惊叹的“千阳速度”,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李丙智教授本人也当选为第十一届宝鸡市政协委员。
老当益壮谱新篇
长期以来,李丙智教授在中央、省、市、县电视台制作苹果科技节目超过100多次。主讲的“苹果园管理四项关键技术VCD”光盘经西安电影制片厂出版社出版,发行2万多盘,并在全省多家电视台多次播放,对提高我国苹果生产质量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他本人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一、二等奖9项;主编和参编25部著作,发行几十万册。在1994年全国100部优秀科技畅销书中,就有2部是李丙智教授的。多年来,他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发表科普文章250多篇。
退休后的李丙智教授仍然钻研学术于田间,应用成果于地头,名利于他远不如苹果丰收时果农脸上的笑容来得珍贵。2016年,作为引进人才和政府顾问,李炳智教授赴宁夏固原市、甘肃平凉市、云南丽江市等多个地方指导苹果矮化技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通过种植苹果脱贫致富,他还在不知疲倦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