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向建设现代化强国阔步前进
2018年的两会,为新时代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党的主张、人民的心声、国家的意志交汇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凝聚起无往而不胜的磅礴力量。
3月17日上午10时40分,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在人民大会堂回荡。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代表宣读誓词。掌声彰显民意,誓言展现担当。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信赖、时代的重托。”这是投了全部2970张赞成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的共同心声。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
“宪法宣誓的意义非常巨大,是全面依法治国道路的体现。”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律师协会会长尚伦生表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向宪法宣誓,不仅是一个庄严的仪式,也是彰显宪法权威的重要方式。习近平主席就职时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是最好的激励和教育,必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首次举行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今年的全国人代会,全面依法治国的主题更加鲜明。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同时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意志,载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修正案为坚持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必须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深入践行法治精神。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是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说。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规定,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及其法律地位的不断提高,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进程中,坚决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决心,和以依法治国为治理国家基本方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信念。”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驾驭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原因在于有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
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从3月4日到12日,9天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6个团组参加审议讨论,听取了48位代表委员的发言,同大家深入互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各领域重点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内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内涵不断丰富,实践不断深入。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表示,在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现实与改革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现实催生改革,而改革又努力解决现实问题,两者互相助力,推动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这次宪法修改,在国家机构一章中,专门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是对中国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7日上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被全国人大批准通过。“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机构改革便是为长期执政奠定制度基础。”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认为,今日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书写新的史诗、创造新的奇迹。
“这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机构改革,最核心的特点在于两点:一是这次改革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推动,是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权为统领的一次改革。二是改革的范围覆盖党政军群,横穿纵贯,形成一个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大大突破过去就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层面讨论问题、推动改革的逻辑。”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
接受采访的众多代表表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铸就了人民领袖的历史角色,任重道远的复兴伟业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同德、风雨共担。今天,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阔步前进。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index/index_focus/201803/t20180319_3879939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