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南方报业》代表建言|昝林森:建设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第三方服务体系,解决养殖环保难题

《南方报业》代表建言|昝林森:建设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第三方服务体系,解决养殖环保难题

发布日期:2019-03-14  作者:包睿/文 李思敏/图 来源:南方报业  阅读次数:

《南方报业》 2019年3月13日

  十二条建议,七条与农业有关,涉及动植物育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村土地流转、 农业高校“双一流”建设等。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昝林森今年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可谓有备而来。

  

  事实证明,下基层、广调研地扎实工作没有白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些均与昝林森的建议不谋而合,让他备受鼓舞。

  畜禽品种严重依赖进口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农业提质增效的源头性和基础性工作,忽视它等于马失前蹄。”昝林森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目前国内农业上动植物种质资源,尤其是畜禽品种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全国约有95%的猪禽品种和70%的牛羊品种长期靠进口补短板,对国内本土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选育开发非常不利。

  据了解,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未包括动物种业的内容,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畜禽种业部分的内容只规范了其生产经营,未涉及创新发展方面的内容。由于国家层面缺乏全面系统的动植物种业创新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以及相应的配套激励政策,我国动植物育种尤其是畜禽种业,“小而散”和“大而弱”现象仍比较普遍,各自为政、育繁推脱节的固有局面尚未得到改观。

  “育种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动物新品种(系)培育更是需要久久为功、长期坚守。”在昝林森等从事牛育种的科研工作者看来,育种是需要投入一辈子的事情,需要工匠精神。但目前国内审定制度流程繁杂,尤其畜禽新品种的审定工作仅限于国家层面,没有像植物新品种审定那样赋予地方政府部门相关职能权限,即便是国家层面审定畜禽新品种,牛羊猪鸡等畜禽的品系级成果设置及审核认定也不太客观公允,导致投资量大且费时耗力的大型动物品系级阶段性育种成果难以得到认定和支持,直接影响了育种工作者和企业的积极性。

  为此,今年两会,昝林森带来了《关于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促进种业创新工作的建议》,提出从国家层面,尽快组织研究制定系统性强且能够管长远的动植物种业创新发展规划,制定出台《种业促进法》,并配套设立政府种业专项基金,加强动植物种业遗传资源挖掘保护工作。同时,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使动物新品种(系)审定可根据不同畜种发展阶段和水平,科学设置品系级成果条件,肯定“阶段性成果”,并分设省级和国家级两个层次来组织实施审定工作。

  在鼓励市场创新并加强创新种业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昝林森建议可借鉴发达国家品种登记方式,在国内试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品种(系)登记认定制度,引导育种与生产有效对接。“我们应该开门搞育种,在生产中育种,在育种中生产,育繁推一体化,同时确保阶段性成果能被肯定”,昝林森认为,只要一个群体的主要性状明显优于亲本且遗传基本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就可以登记和推广,其生命力由市场去检验,这样就能激活各类资源要素,形成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大提升优良品种的选育效率。”

  建设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第三方服务体系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过去一年,‘环保风暴’对养殖业冲击很大,尤其是一些地方在工作指导和环保执法中把畜禽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简单地等同于工业污染,不切实际划定禁养区,关闭养殖企业,导致一些地方执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跑偏走样,严重影响了养殖业健康发展,群众意见不绝于耳,代表委员们也都作了强烈的呼吁。”昝林森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有些地方和执法部门“前期不作为、后期乱作为”所致。

  今年政府报告中提出,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又重视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昝林森认为,这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家普遍关切问题的精准回应,针对性非常强。为此,他这次也带来了《关于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建议》,提出建设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第三方服务体系,解决“一企一户搞不好环保”的难题,形成集约协作的规模优势。

  “为啥要建第三方?就是想让养殖的专心搞养殖,治污的专心搞治污。”昝林森指出,企业建规模化养殖场、引进良种、饲养管理已然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若再建大规模、高水平的粪污处理设施难免“套牢”资金,于企业发展不利。另一方面,仅凭一家企业难有足量养殖废弃物供处理,“最后可能导致设备闲置、企业负担加重,无法‘轻装上阵’。”

  为此,他提出可以借鉴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处理经验,将其作为一个新生产业来运作——畜牧企业把养殖废弃物收集好,进行熟化或固液分离等简单处理,再由第三方公司回收进一步处理。“这样粪污不仅可以加工成高质量的有机复合肥使用,还可转化成为能源和其它加工产品的原料,既可保护环境,又能形成新业态,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昝林森认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降税减费等举措既是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也将成为各类投资主体成立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成就循环经济的绝好机会。

  脱贫攻坚战中还存在“大水漫灌”问题

  “今年两会一再强调‘精准’二字,就是因为目前脱贫攻坚战中还存在‘大水漫灌’的问题,不够精准。”昝林森指出,一方面,在扶贫过程中,重报表、重留痕、重形式超过重实际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未能处理好扶贫政策特惠性和普惠性之间的关系,对贫困户的多项福利简单叠加,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而且使一些地区形成了“甘当贫困户”“争当贫困户”“轮流坐庄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

  因此,昝林森提出,扶贫应先扶志、扶智,要将“立志明德、脱贫光荣”的宣传教育以及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措施抓实抓好,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并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生产能力;其次,要根据扶持政策,因地、因户制宜,指导帮扶其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形成贫困户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应培植发展一批能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成为贫困户抱团发展、合作生产、技术服务、农特产品加工销售的依托。

  在调研中昝林森还发现,一些地方的贫困户以“领导定点帮扶联系对象”为荣,“贫困身份”成了一些人“拉关系、找资源、搞攀比、捞好处”的筹码。为此,他呼吁出台一套更加科学的扶贫工作联系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扶贫信息管理,处理好扶贫政策特惠性与普惠性的关系;同时,要加强对临界贫困户的监测,优化纳入退出机制,精准施策,避免一些人利用“贫困户”与“扶贫干部”或“包抓领导”结对子的机会牟取不正当利益,也可约束少数“老赖”贫困户的相关行为。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3/13/c2005211.html?layer=3&share_token=NzUyNGRiM2ItYzJkOS0xMWU3LTgyNjUtNmM5MmJmNDcxMzA4&from=singlemessage